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集团首页 >> 党建思政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公司党员“三下乡”系列三——本科生采访优秀员工团初见成效

2016年11月02日 11:49  点击:[]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优秀的师长是在校员工的榜样,更是他们进入社会、奋发进取的指路人。值此内蒙古工业学建校65周年之际,学院为激励广大青年员工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组织青年员工开展了以“探寻员工足迹·启迪成功人生”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采访雷丙旺员工
   7月14日,采访优秀员工重点队与雷丙旺学长取得联系,并就采访事宜进行了沟通。7月15日上午,小队成员按时来到约定地点,对优秀员工雷丙旺学长进行采访。

雷丙旺员工于1983年入学在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1987年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吉林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现任北重集团技术副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与工艺研究”课题组长。多年来,雷丙旺学长一直从事金属成型和控制技术与装备科研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十几项军民品科研项目的研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果。采访过程中,雷丙旺学长结合自己在校时的感受与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对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并对母校寄语“精心育人,桃李天下”;对在校员工寄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采访结束后,重点队成员参观了工作车间,对生产工艺等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

采访冯义宏员工

7月17日,采访优秀员工重点队来到了北重集团,对优秀员工

冯义宏学长进行了采访,并参观了北方兵器城。

冯义宏学长1987年毕业于铸造专业,现任北重集团技术科科长。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北重集团某车间实习,了解各工具,学习并且掌握各种知识。当时的铸造工作很辛苦,工作环境差冯义宏学长一直坚持,从不轻言放弃,所以有了现在的成就。

冯义宏学长就自己在校学习的感受和毕业以后的工作经历及感悟做了介绍。学长谈到“在校期间一抓住机会,好好学习,把所学知识用运用到多个方面。冯义宏学长参与了百吨大型铸件的铸造过程,获得奖项,为国家做出贡献。最后给在校老员工提出寄语,老员工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此次采访促进同学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

   采访李文良员工

7月22日,重点队成员与李文良学长进行了联系,说明来意并就采访过程中采取录音、录像等形式取得了对方的同意。最终,双方约定25日于李文良学长所在工作地点,即天津东海理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进行采访。7月25日下午,同学们按时到达约定地点,对李文良学长进行了采访。

天津东海理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天津东海理化”)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约50000㎡ 。公司于2001年2月成立,为日本独资公司,目前主要为一汽丰田等汽车厂商生产汽车开关类产品。公司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与ISO14001:2004环境体系认证。经过多年的建设,天津东海理化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优良的资产结构和先进的管理体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拥有800余名员工的中型企业。锻82级李文良学长自公司成立之初即加入,亲眼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现任公司第一制造部部长一职。

采访过程中,李文良学长就自己在校期间及毕业工作后的经历与重点队成员进行了分享。李文良学长表示今年是母校建校65周年,他谨代表锻82学子对母校表示祝贺,并希望母校能越来越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在谈到对在校老员工的寄语时,李文良学长表示,工大的学子尤其是工科生的特质是务实,希望我们能够秉承这一特质,掌握学习方法,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在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采访虽然短暂,但通过与优秀员工的直接交流使得重点队成员获益匪浅。除学长对老员工的寄语外,采访中学长表现出的沉稳与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让同学们感触颇深。学院组织重点队“寻访优秀员工”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也在于此,希望身为材料人的同学们,能够以优秀前辈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前行。

   采访高云喜员工

2016年8月15日,采访优秀员工重点队提前与高云喜学长进行了联系,说明了来意并就采访过程中采取录音、录像等形式取得了对方的同意。最终,双方约定于高云喜学长所在工作地点,即北方重工集团进行采访。

采访过程中,高云喜学长就自己在校期间及毕业工作后的经历与体会进行了分享。通过交流了解到,高云喜学长于1989毕业焊接与热处理,现任北方重工集团焊接工艺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内蒙古焊接协会副理事长。高云喜学长在铝合金焊接项目中,获得兵器系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中国兵器系的空白;1999年,从美国引入20吨电砸炉,在铜钢焊接中,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引入奥地利双丝焊接,解决了焊接前预热等问题,在国防科技获得了三等奖;2013年引入激光熔覆技术,提高了焊接工件的寿命,为工厂做出贡献。在采访结束时,同学们请高云喜学长对母校提出寄语,希望学院与工厂加强合作,利用工厂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拓展各专业的发展渠道,为学校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采访虽然短暂,但通过与优秀员工的直接交流使得同学们获益匪浅。除学长对老员工的寄语外,同学们表示采访中学长表现出的沉稳与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也值得大家学习。

   采访郑德盛员工

2016年8月16日,采访优秀员工重点队进入工厂采访了郑德胜学长。郑德盛员工于1992年7月毕业,在校时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他描述了那时愉快的老员工活,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是一直很乐观。学习刻苦,天天去图书馆学习文化知识;有丰富的业余生活,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郑德盛学长还提起了一些给他上过课的老师,言语中句句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

郑德胜学长员工生涯结束就进入了工厂工作,最开始从事了几年的技术工作,下车间实习,期间当过钳工,后来做销售,一直到2010年,担任了销售副总,此后转岗到生产管理方面,相当于郑德盛学长在厂里的管理、销售、生产岗位都有丰富的经验。他和我们说:“学校学的东西,作为老师教会你怎么自学,有难题,自己怎么查资料自学,有点理论基础,学会如何学习。在工作中碰到问题,自己知道怎么去查,怎么去找,从哪里入手,只能起这个作用;学校那点理论知识比较浅,工作中也不能停止学习。你学的东西在将来总要用到实践中的,反正我感觉我现在虽然不管技术了,但是我的技术一点没扔,弄个图纸、弄个技术,还是没问题的。像我们一般接触的都是高强板的焊接,除了钢材焊接,还有铝材、铜焊,这些东西非常有说道,我倒没学过焊接,但我在工厂二十几年,也懂一些这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工作起来我们真是工作狂,加班加到晚上十一二点,只要生产工作需要我们,我们也会半夜进厂”。

采访的最后郑德盛学长对同学们说,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本专业学业搞好,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各方面的,我们也不要局限于我们本专业,本着多才多能的原则,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要多学知识;再一方面,总体来说我们工大的办学质量很好,在内蒙各个方面都排在前面,希望我们学校在培养人才这方面,培养的方式上可以再灵活一些,进一步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上一条:太阳成集团tyc4633材料物理员工党支部召开学习“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讲话”专题研讨会
下一条:太阳成集团tyc4633召开本学期第四次党支部书记例会

关闭

版权所有 © 太阳成集团·tyc4633(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